发布人:杭州快速 时间:2019-12-16 10:12:46 < 返回列表
刷脸支付:支付领域新风口,扫码支付战争已结束

发布时间:2019-12-16 10:12:46


2018年12月,支付宝推出全新刷脸支付硬件产品“蜻蜓”,今年3月,微信支付推出刷脸支付设备“青蛙”。二者的竞争逻辑没有任何变化,依旧是屡试不爽的补贴大战。

 

支付宝今年4月宣布投入30亿推广刷脸支付,其后微信参与贴身肉搏,将这个数字提升到100亿。到了今年9月,作为回应,支付宝干脆取消了具体以亿为单位的数额限制,宣布:推广刷脸支付的补贴没有上限。

 

看这个势头,两巨头又要在刷脸支付领域展开你死我活的争夺。

 

2015年,马云在德国汉诺威消费电子展上,马云现场展示了“smile to pay”扫脸支付技术。在那个还未正式商用的年代,这个展示,颇有“秀肌肉”的意味。

 

而今天,随着技术的成熟和重金推广政策的落地,刷脸支付已成为其战略性应用,成为决定支付宝微信能否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。

 

风口来临时,玩家无论体量大小,往往都是一拥而上,企图借风力重塑竞争格局。共享单车、网约车、充电宝、短视频、小程序、直播答题等等,无不如此。他们带着分羹的渴望,带着唯恐错过时代的焦虑,带着被人奇袭的恐惧,肆意奔突,泥沙俱下。巨头疯狂“撒币”,用户踊跃参与,共同寻风而起,迎风而动,似乎在风口中,没有人能够冷静下来。

 

但到了刷脸支付,情况截然不同。迄今为止,卖力吆喝的,只有微信和支付宝两巨头。云闪付、翼支付、京东支付们都成了这个风口的旁观者、“等等党”,摆出了一副“鹬蚌相争,渔人得利”的姿态。

 

因为体量太小?的确,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9年Q1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份额数据,支付宝和财付通共占去了93.7%的份额,余下的成员共同分享200万亿市场的6.3%。

 

但风口的魅力就在于,它是小体量玩家有且仅有一次的逆风翻盘机会,更是活下去的法则,风口往往是龙卷风,你不能拒绝上战场,而只能在它的裹挟下前行。

 

走上风口可能会死得很惨,但拒绝风口会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。

 

退一步讲,如果真是风口,刷脸支付一统天下,扫码技术被革命,那时候这6.3%的份额不也没了?

 

在二维码时代,它们以绝对优势领先,但并不意味这个优势将永远稳固。支付的战幕永远是冲创性的,要外溢扩张,要冲出自己的领域,刷脸支付正逢其时,支付宝和微信要借此在更高维度上构筑竞争壁垒。

 

就像马化腾在微信出世后回顾微博之战的云淡风轻:二维码的战争,已经结束了。

 

从现金到信用卡再到扫码和刷脸,支付形式迭代的原动力,是为了降低用户的“支付疼痛”。刷脸支付若能成为商超中的ETC,全程无感,便捷,确实离这个目标更近了一步。

 

但在此之前,其自身所面对关于安全和推广模式的拷问,才是“蜻蜓”和“青蛙”真正的疼痛。毕竟,推广经费可以没有上限,但支付安全必须有底线。


看好刷脸支付发展前景,想参与微信和支付宝的刷脸支付代理加盟项目,欢迎咨询微信:yilingkeji999。杭州移领作为微信和支付宝首批官方服务商,旗下的新收单宝以商家系统为切入点,通过AI智能和移动支付大数据为商家提供安全、快速、稳定的新零售行业解决方案服务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