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人:杭州快速 时间:2019-12-13 16:12:58 < 返回列表
刷脸支付:瓶颈已破隐忧难消

发布时间:2019-12-13 16:12:58


移动支付实现了无现金交易,给百姓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,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场景中的主要支付方式之一,普及程度也达到较高水平。而在人脸识别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,移动支付方式正从二维码支付、指纹支付向刷脸支付进化升级。


艾媒咨询发布的《2019年中国刷脸支付技术应用社会价值专题研究报告》显示,2019年刷脸支付用户有望增至1.18亿人,到2022年将突破7.6亿人,届时将取代扫码支付成为主要支付方式。

风口之下,各大移动支付平台纷纷入局“刷脸支付”市场。不论支付宝还是微信,或者是大小商家,都觉得刷脸支付可能是二维码之后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“入口”,于是大战爆发了。


瓶颈已破隐忧难消


尽管刷脸支付技术多年前就已出现,但直到2019年才开始普及,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成本。


目前,支付宝和微信的刷脸支付已推广近一年,不仅设备持续更新换代,更砸钱进行高额补贴,然而刷脸支付的发展情况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。


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发布的《2019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》显示,2019年指纹登录的使用在全国性银行中已经达到94%,在区域性银行中也已达到73%;而在全国性银行中使用人脸识别登录方式的仅占39%,区域性银行中仅占27%。


同样是采用补贴方式进行推广,扫码支付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巨大的成效,而刷脸支付的收效却不尽人意。有7-11店员反映,“蜻蜓”上线之初,使用刷脸支付的顾客非常少,大家还是习惯二维码支付。


尽管刷脸支付能够便捷生活,但人们还有一根时刻绷紧的底线叫“信息安全”,目前刷脸支付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依然存在不足,这让不少消费者始终对这一新生事物敬而远之。


此前有报道称,曾有消费者通过3D打印复刻自己的脸,成功通过刷脸支付设备进行付款。此外,照片代替真人骗过人脸识别的事件也有发生。一旦用户脸部特征被不法分子冒用,造成客户资金损失的风险将会急剧上升。

此外,人脸属于核心隐私信息,唯一且无法修改,而目前我国在客户人脸特征信息的采集、存储、使用等方面缺乏行业规范,一旦因管理不善、黑客攻击等原因而遭到泄露,将无法补救并给客户带来持续的隐忧。


综合来看,刷脸支付既能极大地节省消费者的时间成本,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商户的人力成本,提高收银效率。尽管目前刷脸支付普及率较低是事实,但我们仍然有理由对它的未来抱有信心,尤其是在线下支付领域,它仍然有着光明的前景。


只是当前行业规范与信息安全保障还不完善,在刷脸支付尚未打消民众的疑虑之时,与其在产品的更新换代和补贴上费力,不如以人脸识别技术的成熟性和安全服务作为核心推广点,让民众对新技术有正面认知。刷脸支付虽好,但离“飞上枝头”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。

 

看好刷脸支付发展前景,想参与微信和支付宝的刷脸支付代理加盟项目,欢迎咨询微信:yilingkeji999。杭州移领作为微信和支付宝首批官方服务商,旗下的新收单宝以商家系统为切入点,通过AI智能和移动支付大数据为商家提供安全、快速、稳定的新零售行业解决方案服务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