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人:杭州快速 时间:2020-03-27 17:03:19 < 返回列表
疫情下的“到家”业务能否拨云见日,迎来变革拐点?

发布时间:2020-03-27 17:03:19


新冠肺炎期间,多亏了“到家”业务。否则,人员隔离与蔬菜等刚需的矛盾,真不知道怎么解决。到家业务也让近年声音式微的新零售,再次火了一把。


零售行业是疫情打击的重灾区,对各业态、各品类的影响不尽相同。


据公开数据显示,在过去的十年里,春节黄金周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从2010年的3400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0050亿元。2020年的春节受疫情影响,根据恒大研究院估算,估算餐饮零售业同期损失5000亿元,相比于以往春节黄金周的消费数据而言,此次可谓跌入低谷。

在零售领域,生鲜品类一直是线下零售的最后一道护城河,一代代的生鲜电商求索多年,部分细分市场如定位高端的盒马模式得到验证,但生鲜电商整体始终难以取得跨区域跨场景的全面突破。究其原因,老年人是买菜的主力人群(55岁以上占比50%),他们对网上买菜总是不放心,同时更难接受新模式。疫情期间,一方面老年人是防疫重点人群,被迫选择线上,大大扩展了生鲜电商的人群覆盖面;另一方面,中青年人困居家中,平时出门聚餐和外卖的需求都导向了买菜做饭,既有电商人群的需求量大大提升。



但疫情对“外出”的限制,反过来会推进消费者对“非接触”类消费业态的认知和使用,如“到家”业务的井喷式发展,而此次疫情由危转机的发展契机有可能培育转化为长期的消费习惯。


生鲜电商的需求端瓶颈被突破了,“到家”业务意外成热点。以下将从线上运营、社群管理、无人配送以及供应链的整体较量来分析“到家”业务的创新及未来的发展机会点。


现在的零售店有四种状态:闭店、开店、到家、开店+到家。


因为闭店比例很大,所以,开店的门店生意比平时好,客单价高,更好的就是「开店+到家」。


这次疫情,家庭消费比平时大得多,除了蔬菜、米面粮油和方便食品外,日用品消费比平时大无论是超市大卖场,社区生鲜店,生鲜加强型便利店,还是前置仓到家业态,它们的销售额都有了大幅度提升。所以,只要能够有足够的引流产品或到家业务,销售就不差。


春节抗疫期间,各大商超及生鲜电商的销售倍增:家乐福到家业务增长超过300%;永辉超市日均线上订单增长超2倍;沃尔玛到家业务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4倍;生鲜类电商平台如,盒马鲜生在成熟市场线上日销同比去年翻倍;每日优鲜春节销量同比翻3倍;叮咚买菜的客单价由55元提升到了90元;苏宁菜场日销已达节前的6-8倍;美团买菜日均订单量为节前的2-3倍。


面对疫情期间井喷式的“到家”业务需求的增长,不少业内人士表示,疫情结束后,到家业务肯定会急剧萎缩,虽然会萎缩,但一定会沉淀一部分。从中长期来说,零售行业的配送“到家”业务或受正面拉动,随着消费者“线上下单—快速配送到家”消费习惯的逐步养成,对于积极建设线上线下全场景的新零售龙头,有望持续抢占市场份额,中长期看好配送到家业务快速增长的头部企业。


现在需要观察的是:“到家”业务在疫情结束后会否持续?

“到家”业务是新零售的一项业务,盒马早先就做的不错。所以,不能说疫情催生了“到家”业务。但是,疫情确实让更多的企业参与了到家业务,另一方面短期内也培养了用户习惯,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获客成本。


但“到家”业务能否守得住疫情期间的增量用户,最终还是由商品品质所决定的,尤其是生鲜类的品控,若没法做到,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有新零售专家预言,未来“到家”业务可能会超过“到店”,这也定是大势所趋。


移领通过商户会员卡、代金券、优惠券等帮助商户实现数智化,还将在2020年全新推出“到家”系列产品,在原有移领收单宝产品矩阵的基础上再添新兵,物业缴费小程序、医院点餐小程序也即将上线,在当下“到家”业务发展之际,抓住时机帮助合作伙伴建立市场优势。


此次疫情是对所有企业及商家的一次检阅,一次加速,只有那些正确认知危机并做出彻底改变的企业,才能真正转危为机。